-
来源:【中国风景名胜】
导语
近日,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公布了35个风景名胜区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,集中向行业内外展示风景名胜区在“文旅+”“+文旅”重点方向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。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案例的具体情况,以飨读者。
张家界:非遗进景区活动
申报单位:
张家界市武陵源景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
所属类型:
文旅+非遗
在2024年的盛夏时节,7月至8月期间,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——《非遗进景区活动》。这场为期两个月的文化推广活动,不仅为张家界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,还极大地提升了其作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。活动精心策划,围绕风景如画的大氧吧广场,搭建起一系列风格独特、充满地方特色的摊位与摊点,宛如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,缓缓展开在每一位游客眼前。
为了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原汁原味,主办方和承办方广泛招募了来自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入驻,他们带着世代相传的手艺与故事,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。这些传承人不仅展示了布艺的精美绝伦、傩面的神秘莫测、棕编的巧夺天工,还通过生动的话剧表演,将那些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故事娓娓道来,让游客在欣赏中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活动开幕式于7月5日至6日盛大举行,成为整个活动的引爆点。非遗传承人们齐聚一堂,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,通过集中表演的形式,为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大餐,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氛围,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,有效促进了人流量的激增。

在此基础上,活动还巧妙地融入了互动性和参与性元素,每周设定不同的活动主题,如“布艺周”、“傩面探秘周”、“棕编创意周”及“话剧演绎周”等,既保证了活动的多样性和新鲜感,也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接触、甚至亲手体验非遗技艺,从而在沉浸式感受非遗韵味的过程中,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理解与认同,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,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,只有顺应时代生活方式、价值观的改变,作出相应的创新才有更大的可能焕发全新的生机。在这次活动中,青年画家与老版画艺术家交换作品;年轻的手作摊主与非遗棕编、木刻手艺人分享形式创想;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同台合作;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创意参与传统织锦、刺绣等等,交流赋予参与交流的各方新的灵感。


自非遗活动举办以来,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文化内涵,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赞誉。游客们纷纷表示,这次旅行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。


编辑/倍伊
本文来自【中国风景名胜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ID:jrtt
举报
